温叶笑了好一会儿, 见徐玉宣一脸的小委屈,便让金桔去端了一碟甜渍梅子过来。
梅子是去过核的,温叶给徐玉宣一手一个,然后道“吃吧。”
希望这短暂的快乐能麻痹他一时的悲伤。
温叶又让云枝将温然拿出来的这摞书收起来。
还是不要一直这么刺激小孩儿了。
徐玉宣见书都被收走, 以为和他没关系了, 自以为无人察觉地耷拉了下小肩膀, 旁若无人地吃起手中的梅子。
这一幕落在常姨娘眼里,她不禁同温叶道“宣哥儿看着真乖巧。”
温叶“他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
常姨娘却不觉得,俗话说三岁看老,虽说徐玉宣还没有三岁, 但很多道理都是通的。
“他既愿意亲近你,你也要真心待他。”常姨娘细细敦嘱,“不管日后如何, 起码现在他把你当成了亲生母亲。”
温叶不置可否。
她怎么觉得徐玉宣更多是把她当成了玩伴呢
常姨娘见她不说话, 再次语重心长道“等你将来有了自己的孩子, 难免会有偏心之处, 可也一定不能忘了宣哥儿。”
温叶知道常姨娘说这些话,并不是她对宣哥儿的感情有多深, 一切都是为了她能在国公府过得好而已。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温叶都明白, 是以道“姨娘, 我记住了。”
常姨娘没有想要求温叶把继子当成亲生儿子对待, 人心都是偏的, 就算都是自己亲生的孩子, 十个指头也会有长短。
只是好日子都是要经营着过的,没有感情没关系,起码要有个好的态度。
听到温叶的应答,常姨娘高兴地哎了一声, 随后视线定格在徐玉宣身上,心里琢磨着这回见到了人,正好能目测一下穿衣尺寸,回头用好料子做一件春裳。
国公府小公子穿一个妾氏做的衣裳传出去肯定不行,好在还有沈氏,到时候能以她的名义送。
常姨娘丝毫没有想过沈氏万一不同意怎么办,在她心里,沈氏是最好的主母了。
她不知道别家妾氏的生活是怎样的,她只知道自己这二十多年过得很好。
在常姨娘心里,沈氏的分量比温父重多了。
温然听了自家姨娘和姐姐的话,也开始深思起来,目光不由得落向专心吃梅子的徐玉宣身上。
如果四姐要把他当亲儿子对待,那她也要把他当亲外甥相处。
温然心想着,看来以后每门课结束之后,但凡做过笔注的都要好好保存,不能再借给澄哥儿的那个小表哥了。
他每次还书回来,书都会变得破破脏脏。
温然不喜欢澄哥儿的小表哥,现在她有亲外甥了,那些书以后都是留给她亲外甥的。
徐玉宣吃完两颗梅子,忽然感觉肩膀重重的。
温然见他吃完了,贴心地拿出手帕帮他擦手心残留的糖霜。
有人帮忙擦手,徐玉宣朝温然露了个笑,一排小米牙整整齐齐。
温然见小外甥朝自己笑,心也软了软。
甜食好像真能治愈人,温叶心想,看徐玉宣就知道,他现在的样子仿佛已经将方才那摞书给忘了。
在温府用过午膳,又要离开了。
温叶离开前摸了摸柳氏的肚子,问“是不是还有四个多月,它就要出来了”
柳氏满脸柔情道“是啊,自从有了胎动后,它脚劲可大了。”
温叶心底计算了下时间道“真快啊。”
柳氏以为温叶是羡慕了,赶紧道“其实也不算快,我进门都快一年了。”
算算日子,小姑子嫁入国公府也有三个月了。
柳氏怕温叶会因为迟迟没有孩子一事,变得多忧多思,孩子的事也是讲究缘法的,就像她母亲在生完大哥后,足足过了五年才再有了二哥。
温叶不知道柳氏误会了,她想的是等柳氏生了后,洗三、满月还有百日,她一定不能缺席。
这些可都是见姨娘和小妹的机会。
回国公府的路上,温叶当着徐月嘉的面打开了自家小妹赠送的一箱话本。
这一次没有谁给她定书单,箱子里基本都是些志怪小说。
不过也不是随便挑的,温叶随手拿出来一本,大致翻看了几页,是她喜欢的类型。
温叶感叹一句“还是亲妹妹贴心。”
“姨”一旁的徐玉宣,嘴里突然冒出这个词。
温叶非常诧异,“这么快就会喊姨了”
话落后想到什么,又抬手拍了拍他的脑袋瓜说了句“真聪明,下回让你小姨给你多留些书。”
徐玉宣头摇成拨浪鼓式样拒绝。
“不要”
徐玉宣这个年纪,哪能理解这些书代表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只是下意识打心眼里排斥它们而已。
温叶觉得,就像后世生物圈学里,食物链上的某些天敌一样。
她想到什么,又抬头看了一眼徐月嘉。
状元的儿子抵触读书,果然应了那句祖坟不可能一直冒青烟。
“你还喜欢这些”
徐月嘉见她望过来,视线随之往书箱中一扫,瞥到几本熟悉的,于是出声问道。
温叶听着不太对味“郎君此言何意”